陶渊明曾言:相命肆农耕,日入从所憩。奔忙的农耕生活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早已成为书中的空中楼阁。学生不识稼穑、五谷不分,浪费粮食更是屡有发生。为提高学生对于农耕劳作的实践能力,增强学生劳动能力,感受粮食作物的来之不易,威海市实验小学围绕学校习惯养成特色,开辟实践基地,开展“稼穑教育”,带领孩子走进田园,走入耕地,感受劳动精神,培养劳动习惯。 粗壮的枝干,油滤的枝叶,金黄的杏子早已挂满枝头。实小少年在老师的带领下提起箩筐,流连于杏树之下,采杏撷果。经过一下午的劳作,同学们收获颇丰,累累果实装满了筐,劳动的快乐也填满了心窝。天然的杏子略酸涩,但自己的劳作比蜜甜。 ★我是割麦小能手 ★ ★收割韭菜我在行 ★ 辛勤的劳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农耕生活不再是“把酒话桑麻”的悠然,而是“才了蚕桑又插田”的繁忙与艰辛。在种植、管理、收获等过程中,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,更加珍惜劳动成果,并能创造性的劳动。下一步实验小学将继续开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,充分利用校园的“开心农场”“一米菜园”“牡丹园”“莲花池”等实践资源、倡导家庭种植同步、开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,形成以学校为中心,家庭全面配合,实践基地充分补充的三方力量,共同促进稼穑课程的实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