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下第一单元《万以内数的认识》 分层教学学情分析 【教学内容】 《义务教育教科书(五·四学制)·数学(二年级下册)》2~23页。 【课标分析】 《数学课程标准》在第一学段中明确要求“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,能认、读、写万以内的数,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。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,并能进行估计。” 【教材分析】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,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,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。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,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,对发展学生的数感、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。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因此,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。 【学情分析】 因疫情这段特殊时期,学生一直居家学习,通过预习单、五分钟视频的形式,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了基本了解,但对于估算,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选择合适方法。通过检测发现,对于万以内数字读写,约有90%的学生可以全对,但对于数字中间有多个零的和中间末尾都有零的,读写容易犯错。基于此,我们教研组商议,把本单元进行整合,对万以内数的认识,普通数字的读写以回顾总结为主,对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读写以二次探究、交流、梳理为主。基于学生之间差距明显,我们着重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、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分层: A组为暂时落后的同学,B组为一般水平的同学,C组为较高水平的同学。 填一填(理解大数的意义) 本课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、认识计数单位“千”和“万”,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,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。各层次学生的差距如下:
理 解 大 数 的 意 义 | A | B | C | 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,但认识计数单位“千”和“万”,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,不能熟练掌握。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,灵活组数不能掌握。 | 能认识万以内的数,认识计数单位“千”和“万”,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,灵活组数不能熟练掌握。 | 对于万以内的大数和计数单位的认识和理解能熟练掌握和运用。 |
2.写一写(会读、写大数) 本课要求会读、写万以内的数,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。各层次学生的差距如下: 会 读 写 大 数 | | A | B | C | 读数方面 | 通过前期的自主学习,本组的学生在读数方面还不够熟练。遇到较大的数容易读错等情况。 | 能熟练读数,但达不到100%掌握,偶尔会出错。 | 能够熟练读数并能灵活应对不同情境中的辨别和准确读数。 | 写数方面 | 基本具备写数能力,但在具体情境的变幻中,就是迷茫和易错。 | 具备较强的写数能力,能在具体情境中用语言和符号比较准确地写出万以内的数,但达不到100%掌握,偶尔会出错。 | 具备很强的写数能力,能在具体情境中用语言和符号比较准确录活地写出万以内的数。 |
3.算一算(会大数的运算) 本课要求初步认识近似数,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;会正确地口算整百、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,各层次学生的差距如下: 会 大 数 的 运 算 | | A | B | C | 估算 能力 方面 | 初步认识近似数,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估计能力较差,不能灵活应对。 | 能比较熟练地认识近似数,初步具备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估计的能力。 | 对于近似数的意义理解深刻并能灵活应用。 | 加减 运算 方面 | 能正确地口算整百、整千数的加减,但几千几百加减几百出错较多。 | 能正确地口算整百、整千数的加减,但几千几百加减几百出不够熟练,偶尔会出错。 | 能准确熟练地口算整百、整千数的加减,和几千几百加减几百,运算能力比较强。 |
4.画一画(会在计数器和算盘上表示数) 本课要求能用计数器和算盘表示多位数,会在计数器和算盘上用珠子表示或画出较大的数,具体分析如下: 能用计数器和算盘表示多位数 | A | B | C | 会认读、画计数器上的数,但是认读算盘上的数还是有较大困难。 | 基本会认读、画计数器上的数,初步会在算盘上表示数字。 | 能灵活认读、画计数器上的数和算盘上的数,并能用指定珠子灵活表示数字。 |
【教学目标】 1.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、认识计数单位“千”和“万”,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,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;会读、写万以内的数,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;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,会用算珠表示数;初步认识近似数,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:会正确地口算整百、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。 2.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,感受大数的意义,建立初步的数感;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,进一步发展估计意识。 3.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、交流信息,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;经历观察、归纳、推理的过程,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与合理性。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 【评价任务设计】 1.设计提问题的方式,引领回想万以内数各数位名称,数字的组成以及数字读写;课件出示相关图片,学生能准确判断数字大小,同时能说判断依据。通过回想估算的方法,能根据实际估算物品数量,达成目标1的评价。 2.设计通过观察、比较、分析错因题目,准确找到正确答案,整理出本单元知识点抓住实质,达成目标2的评价。 3.设计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课外实践,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,找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,对目标3的评价。 4.设计小组合作等形式,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,寻找问题解决方案,达成目标4的评价。 【思政点梳理】 教学内容 | 思政教育范畴 | 渗透点 | 实施建议 | 知识领域 | 单元内容 | 数 与 代 数 | 万 以 内 数 的 认 识 | 思维严谨 | 全面缜密 | 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过程中,通过借助“摆一摆、数一数”等活动,体会一千是多少,一万是多少,并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,准确读写万以内的数需要考虑的全面缜密。 | 有理有据 | 在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,通过借助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,通过说一说、辩一辩等交流活动,培养学生言必有据的思维习惯和合理迁移的推理、想象能力。 | 一丝不苟 | 在数数、读数、写数过程中,通过仔细观察,利用计数器拨一拨、说一说等活动,培养学生细致思考、实事求是、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。 | 遵守规则 | 在探索近似数的过程中,让所有学生经历借助数轴直观理解一个数取近似数的方法,体验、思考、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,真正体会“四舍五入”法的意义,培养学生遵规守则的良好品质。 | 理性精神 | 独立思考 | 在进行估算意识培养过程中,结合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受生活中的近似数,引导学生寻找估计的策略,如:圈一圈,“切块”等方法,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。 | 质疑反思 | 在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及估算方法时,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,通过生生、师生之间的讨论、交流、追问、质疑,让学生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想法,学会质疑他人的观点,不盲从,不轻信,通过质疑和反思去进一步探索总结方法规律,初步养成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。 | 探索创新 | 在估计意识培养过程中,结合实际情景,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估计物品的数量,交流估计的策略,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多样性,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。 | 求真求实 | 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过程中,组织学生通过仔细观察,利用计数器拨、说、议等一系列活动,让学生充分感受、体验、依靠丰富的旧知经验做支撑,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。 | 数学审美 | 对称美 | 在认识算盘的教学中可以欣赏算盘表面的对称美。 | 简洁美 | 为发展学生的数感,充分利用课本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,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简洁美。 | 价值准则 | 家国情怀 | 情境创设时以浏览北京为线索,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素材,通过充分了解首都北京的名胜古迹,感受首都的繁荣与先进文化。 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 | 勤奋上进 | 在建立数的概念的学习与练习过程中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,遇到问题及时讨论,遇到困难不放弃,培养学生勤奋、刻苦的学习品格。 | 诚信正直 | 学习过程中,借助生活中的数据,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,并适时进行环保教育、爱心教育等,引导学生做人做事要正直、讲诚信。 | 文明友善 | 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算盘是中国的重大发明,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意识,让学生在使用算盘的过程中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,感受文明传承。 |
【问题结构图】 二下第一单元《万以内的数》教学设计 师:同学们,我们终于见面了,前段时间,我们在线上已经自主学习了本单元《万以内的数》。根据大家之前完成的学习单的情况,我把今天参与的同学分成了三组。A组的孩子举个手,B组的孩子示意一下,C组的孩子摆摆手。那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完成下面这几个学习环节——自学检测、展示交流、达标检测、X课后拓展。在各个环节中三个组的同学的学习任务又是不一样的,就在你的课堂任务书上,大家先读一读。(屏幕出示学习目标)读完就坐好。 五分钟口袋(五分钟思维拓展) 用手抓一把花生米大约多少粒?抓几把可以1000粒?
二、自学检测 1.自主完成自学检测 师: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吧。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,进行第一环节自学检测。拿出课堂任务书,完成第一项的自学检测。 2.自主订正 对照屏幕自主批改,完成自我评价。 3.易错点梳理 写数、会灵活估算、会求近似数、会按要求在算盘上表示较大的数 三、展示交流 1.师:同学们,居家学习中我们对万以内数有了基本的认识,通过检测,老师能够看到大家对新知识的学习还是很用心的,学习效果不错!今天这节课,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。假期,老师去电器广场收集到了一些信息。展示图片。 【设计意图】简洁的引入,直接触摸数学。 2.记数活动: 活动要求:它们的价格是多少呢?下面请大家当一回小小记录员!我报价格你来记!记在卡片上,老师只报 1 次哦!比比谁听得仔细,记得最准确! 【设计意图】请学生当“小小记录员”,以学习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有趣的写数活动中来,既训练了听力,也复习巩固了写数的方法。 活动过程:师报价 , 生记录。 活动反馈:学生开火车读数屏幕出示校对。 空调 5199 元 ②空调 10000 元 ③空调 6080 元 ④空调扇 589 元 ⑤空调 6006 元 ⑥空调 9920 元 读得真好!奖你们一个“读数”智慧果!(贴) 3.读数复习: 你认为读数要注意什么?(指名学生回答) 追问:“ 10000 ”怎么读?为什么读作“一万”? “ 6006 ”怎么读?四位数中间的两个 0 怎么读?(核心问题) 【设计意图】在汇报的过程中,巩固了读数的方法。小结注意点,复习了读数的方法。在追问中,结合实例复习读数。 3.写数复习: 老师想把 9920 记录在黑板上,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写? 边倾听边板书: 千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位 9 9 2 0 你们的脑海里是不是都有一张数位顺序表? 一起来复习一下:从右边起,第一位是个位,第二位是十位,第三位是百位,第四位是千位,第五位是万位…,完整数位顺序表。 你能提醒大家写数时要注意什么?(贴:“写数”智慧果) 【设计意图】在此环节中,复习数位顺序表和写数的方法。在整理复习环节中,以奖励“智慧果”的形式激励学生,二年级的孩子非常喜欢。
| A | B | C | 环节一: 会写数 | 师:看看谁能把这些数记准。 指名展示自己记的数。 1.学生听读计数。 2.教师检查点评学生计数情况。 3.学生根据自己的计数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 师:展示自己记的数。 能说明10000、6006、6080、9920中0的位置及写法。 1. 学生听读计数。 2. 教师检查点评学生计数情况。 3.学生根据自己朗读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 师:展示自己记的数。 能借助数位顺序表用自己的话说说写数时需要注意什么。 1. 学生听读计数。 2. 教师检查点评学生计数情况。 3.学生根据自己朗读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 环节二: 会读数 | 师:你会读10000、6006、6080、9920这几个数吗? 1.学生依次看屏幕读数。 2.教师评价学生读数情况。 3. 学生根据自己的计数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 师:你能说说10000、6006、6080、9920中0的位置及读法。 1.学生依次看屏幕读数。 2.教师评价学生读数情况。 3. 学生根据自己的计数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 师:你能借助数位顺序表用自己的话说说读数时需要注意什么?引导学生说出先根据数位顺序表找到一个数的最高位,从高位读起。 1.教师评价学生发言情况。 2. 学生根据自己的计数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
展示交流 除了读数、写数,你还能介绍 9920 这个数的哪些知识呢?小组交流讨论一下。(小组合作) 小组合作后,邀请小组汇报,以下知识点随着学生回答顺势教学: ① 组成。生答:它是由 9 个千、 9 个百、 2 个十组成的。 追问:这两个 9 表示的意思一样吗?为什么? 师结:哦!数字所在的位置不一样,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! ②计数单位。生答:万位上的记数单位是万,千位上的是千…。 师结:是的,不同数位上的记数单位是各不相同的! ③ 口算。生答: 9000+900+20=9920 师结:根据数的组成可以口算整千、整百、整十数。 ④ 近似数。生答: 9920 ≈ 9900 或 10000 。 师结:根据实际需要,可以看作接近的整千、整百或整万数。 ⑤数数。生答: 9920 的相邻数是 9919 和 9921 。 追问:谁听得出他是怎么数的?( 1 个 1 个数)你还会几个几个数?( 2 个、 5 个、 10 个、 100 个、 1000 个…) 听清要求数数练习:(开火车数) 10 个 10 个地从 9920 数到 10000 ; 1 千 1 千地从 10000 倒着数到 1000 。 ⑥大小比较。生答: 9919 ﹤ 9920 ﹤ 9921 。 追问:你能找到更大四位数吗?复习 9999 , 1000 , 10000 特殊数。那么六个数呢,你能按一定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吗?拿出卡片比大小。 学生操作,教师巡视;学生汇报,屏幕出示: 589 ﹤ 5199 ﹤ 6006 ﹤ 6080 ﹤ 9920 ﹤ 10000 。 10000 ﹥ 9920 ﹥ 6080 ﹥ 6006 ﹥ 5199 ﹥ 589 。 追问一生:你排得最快,有什么窍门吗? 引导全班学生小结复习大小比较的方法。 【设计意图】小组合作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,遇到问题及时讨论,遇到困难不放弃,培养学生勤奋、刻苦的学习品格。以上知识点随着学生的回答顺势进行教学,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。这过程中,教师及时地介入追问、强调、小结,适时地把知识拓展,达到知识的深化,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加丰满起来。 小结质疑: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,这棵智慧树上结满了智慧果。其实呀,这些智慧果上的内容就是“万以内数的认识”这单元的内容。以后,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“整理与复习”学过的知识。(板书课题) 这单元中,你觉得什么比较难或者有疑问的? 【设计意图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难点和疑点,给学生质疑的机会,来突破难点。
| A | B | C | 环节一: 会组数 | 师:你能说出9920这个数的组成吗? 指名回答。 1.学生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含有几个相应的计数单位。 2.学生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 师:你能说出9920这个数的组成吗?并说出理由。 指名回答。 1 .学生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含有几个相应的计数单位及理由。 2.学生根据自己朗读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 师:你能再举出一个例子,并说明这个数的组成吗? 指名回答。 1. 学生自主举例并测评,展示他们的学习及应用能力。 2.学生根据自己朗读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 环节二: 会口算、会求近似数 | 师:你能口算出9000+900+20=?这道题吗?并说出最后结果的近似数是多少? 1.学生看题口算回答。 2.教师评价学生口算回答情况。 3. 学生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 师:你能口算出9000+900+20=?这道题吗?给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思考方法吗?并说出最后结果的近似数是多少?和你的理由。 1.学生看题口算回答。 2.教师评价学生口算回答情况。 3. 学生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 师: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什么?并给大家再举个例子。 1.教师评价学生发言情况。 2. 学生根据自己的计数情况在任务单上进行自我评价。 |
达标检测 1.试一试: 下面请每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给同桌听。 同桌合作,注意倾听,有错改正。(教会学生会倾听、会思考、会质疑) 反馈:你有哪些方法来介绍 10000 的组成?( 10000 里面由 1 个万或 10 个千或 100 个百或 1000 个十或 10000 个一组成的) 【设计意图】整理方法的应用 2.填一填: ① 1000 里面有( )个百,100 个一百是( )。 ②一个数,是由8个千、2个十、9个一组成,这个数是( ),它的相邻数是( )和( )。 ③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是( )。 ④用 1, 2 ,0, 3 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中 , 最大的是 ( ), 最小的是 ( ) 。 【设计意图】基本知识的巩固检测 3.猜数游戏 ①信息一:它是一个三位数,有读出一个 0 。 像这样的数,到底有几个呢?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呢?探索得出 81 个。 { 如果百位是 1 的话,它可以是哪些数? (板书: 101 ~ 109 , 9 个) 那如果百位是 2 呢? 201 到 209 ,也有几种可能?(板书 201 ~ 209 , 9 个)你猜猜看,一共有多少种可能?( 81 种 )怎么想的?我采访你一下。 } ②信息二:它的百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为 9 。 这时符合要求的又有几个呢?探索得出 8 个。 { 你瞧,老师写的这些数,是按照什么方法写的?(你能按一定顺序报出来吗? 108 , 207 , 306 , 405 , 504 , 603 , 702 , 801 。你看咱们班的小朋友思考问题多有顺序呀!) ③信息三:它是 300 左右。 306 .恭喜小朋友,都猜对了! 其实呀,这 306 是我儿子一大桶积木的数量。 【设计意图】猜数环节,很好地渗透了有序思考和区间套的数学思想;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。 X课后拓展 1.306 除了表示积木的数量外,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?想一想,我们下节课一起交流讨论. 2.将下面题目通过家校本上传给老师,检查学生掌握情况。 (1)由2个千、3个百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( ) (2)华山海拔大约二千一百五十五米,横线上的数写作( ) (3)一个果园里面有497棵苹果树,约是( )棵;有1005棵梨树,约是( )棵
|